X
前沿资讯

POSTHARVEST BIOL TEC | 采前褐藻胶寡糖处理对甜樱桃果实水分胁迫诱导开裂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0:24:47      作者:青岛海大海洋寡糖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  来源:本站

文章题目:Effects of preharvest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 treatment on water stress-induced cracking of sweet cherry fruit

发表期刊: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

影响因子:6.4

通讯单位:大连民族大学

        在水果产业中,甜樱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备受消费者青睐。中国作为甜樱桃的主要生产国之一,2022年产量达35,730.83吨。然而,雨水引发的果实开裂问题,严重制约着甜樱桃的产量与品质,给果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。

        甜樱桃裂果现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过程,涉及多方面因素。目前普遍认为,果实内外不同的渗透压是导致裂果的重要原因。水分通过果实角质层进入内部,初期形成的微裂纹破坏了角质层的屏障功能,致使果实局部快速吸水,进而引发表皮细胞破裂。此外,植物激素如赤霉素(GA)、茉莉酸(JA)以及细胞壁酶代谢相关基因,在裂果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褐藻胶寡糖(AOS)作为从褐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降解产物,因其优良的生物活性、溶解性和稳定性,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它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,还能增强作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,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也有诸多应用。但此前,AOS处理对果实裂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本研究中,作者在果实预期收获前10天,对甜樱桃进行不同处理:一组喷洒80 mg/L的AOS溶液,另一组喷水作为对照。果实收获后,挑选外观品质一致的果实开展后续实验。

 11.jpg

        为模拟实际降雨导致裂果的情况,作者将果实浸泡在室温的去离子水中,在0、0.5、2和4小时分别取样,并设置多个生物学重复。通过特定方法测定果实的裂果率,运用专业手段分析果胶含量变化,包括水溶性果胶(WSP)、螯合可溶性果胶(CSP)和碳酸钠可溶性果胶(NSP)。同时,对不同处理和不同时间的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,鉴定差异表达基因(DEGs),并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(WGCNA)筛选与裂果相关的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实验结果表明,AOS处理在抑制甜樱桃裂果方面效果显著。在水分胁迫过程中,AOS处理组的裂果率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(图1A),T10、T25和T50值均高于对照组,在模拟降雨4小时后,处理组裂果率仍未达到50%。果胶含量变化与裂果密切相关。在水分胁迫期间,对照组WSP含量上升,而AOS处理组变化不明显,且2 - 4小时内处理组WS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(图1B)。CSP含量在两组中均有增加,但AOS处理组增幅更大(图1C)。NSP含量在AOS处理组先升后降,对照组则相反,除0.5小时外,两组差异不显著(图1D)。这表明AOS处理能够有效调节果实果胶代谢,维持细胞壁结构稳定,从而降低裂果风险。

 22.jpg

图 1. 水分胁迫下采前AOS处理后的甜樱桃:A.果实开裂率; B: 水溶性果胶(WSP); C. 螯合性果胶(CSP); D. 碳酸钠溶性果胶(NSP)

        转录组分析揭示了AOS抑制裂果的分子机制。在水分胁迫早期(0 - 0.5小时),AOS处理主要通过调节与GA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的DEGs来抑制裂果(图2A)。在GA合成途径中,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受AOS调控,如GA2ox基因上调,GA20ox基因下调,抑制了GA的合成。在GA信号转导途径,AOS处理使关键抑制因子DELLA蛋白基因表达上调,抑制了GA信号传导。在水分胁迫后期(0.5 - 2小时),AOS处理主要影响JA的合成和信号转导(图2B)。JA合成相关基因在AOS处理组中表达下调,减少了JA的积累。在JA信号转导途径,AOS处理对JAZ和MYC2等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,抑制了JA信号传导,进而降低了果实对裂果的敏感性。

 33.jpg

图2 采前AOS处理水分胁迫下甜樱桃中与赤霉素(GA)(A)和茉莉酸(JA)(B)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KEGG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AOS处理显著下调了多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,如PME、PG、β - GAL和AQP等基因(图3)。这些基因的变化抑制了细胞壁的降解,增强了细胞壁的稳定性,有助于减少裂果的发生。

 44.jpg

图3 采前AOS处理后水分胁迫期间甜樱桃中与果胶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(PME:果胶甲基酯酶、PG:多聚半乳糖醛酸酶、PL:果胶裂解酶)(A)。

β-半乳糖苷酶(β-GAL)、水通道蛋白(AQP)和膨胀素(EXP)(B)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过WGCNA分析,研究人员还筛选出26个与裂果相关的基因和转录因子(图4),主要涉及ROS代谢、细胞壁代谢和能量代谢,进一步揭示了AOS抑制裂果的复杂调控网络。

 55.jpg

图4 转录组分析和聚类性状关联结果

        这项研究首次证实,采前AOS处理是抑制甜樱桃裂果的有效方法。AOS通过抑制GA和JA的合成与信号传导,调节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,以及影响ROS和能量代谢等多方面机制,有效降低了果实裂果率。然而,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,对于甜樱桃裂果过程中关键基因的具体作用机制,以及AOS处理在不同环境条件和品种中的应用效果,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。这一研究成果为甜樱桃种植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,有望通过AOS处理减少裂果损失,提高果农经济效益。未来,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甜樱桃裂果问题,推动甜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ostharvbio.2025.113430

审核:李全才、邵萌

编辑:郭青云

 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